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教案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說課稿 >> 高中政治說課稿 >> 內容

高中政治說課稿:《認識運動 把握規律》說課稿

時間:2012-2-27 18:21:48 點擊: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認識運動,把握規律》是在第一框題的基礎上,對“如何看待和理解我們周圍的世界”這個問題的進一步解答; 在強調尊重規律客觀性的同時,又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為第五課的教學設下伏筆,具有承上啟下的意義。另外,本課內容具有十分廣泛的世界觀、方法論的意義,對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有著非常直接、現實的指導作用,這些都使得本課的地位和作用顯得尤為突出。

2、教學目標(知識、能力和覺悟相統一)

(1)知識目標:識記:運動的含義;相對靜止的含義;規律的含義。

         理解:物質和運動的辯證關系; 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

         運用:列舉實際事例,說明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

(2)能力目標:

培養和提高學生理解、分析與綜合、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以及善于聯系、聯想的思考能力和辯證思維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分析問題,使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按客觀規律辦事的意識,以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勇氣和信心。

3、教學重點、難點及其確立依據

(1)重點及其確立依據:物質和運動的辯證關系;運動是有規律的。

確立依據:唯物辨證的運動觀是唯物辯證法的重要內容之一,搞好這一問題的教學,可以為以后的教學奠定理論基礎。

(2)難點及其確立依據: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

確立依據:由于生活中的感性體驗,學生容易將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割離,不能看到它們的辯證關系。

二、學法教法

1、學情分析

高二學生已初步具備了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但有待進一步提高。

這階段的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多停留在感性階段,缺乏理性的思考。因而我們要注意從現象入手,逐步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全面分析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2、教學方法

新課程理念堅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原則,決定了教學的主要特征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導。為給學生創造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我采用以下教法:

(1)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啟迪思維。

(2)啟發式教學法:循循引導,啟發思維。

(3)師生合作教學法:師生合作,探究知識。

3、學法指導

(1)感悟學習法:引導學生欣賞情境,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真理。

(2)探究學習法: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3)合作學習法:指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質疑和探究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流程
教學方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步驟一:
 
導入新課
 
1、情境教學法
 
2、啟發式教學法
1、(1)多媒體導入圖片:“自然界的運動”、“人類社會的運動”、“思維運動”;
(2)設疑并引導學生討論:我們周圍的世界究竟處于什么樣的狀態?
在觀看
中感覺、
思考、
后討論、
釋疑
1、從現象到本質,激發學生的探究和求知欲;
2、鍛煉學生的分析、歸納和表達能力;
3、導入新課題:物質是運動的;
4、知識目標:幫助學生了解運動的含義;物質和運動關系的第一方面。
 
 
步驟二:
 
突破重點一:
物質和運動的辯證關系
 
1、情境教學法
 
2、自主探究學習
 
3、合作學習
 
1)展示動畫“刻舟求劍、惠能的仁者心動”;
2)設疑并引導學生討論:刻舟求劍者和惠能在物質和運動的關系上分別犯了什么錯誤?
 
欣賞動畫
思考、
討論、
釋疑
 
1、鍛煉學生的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正確認識世界的能力;
2、知識目標:
1)幫助學生掌握物質和運動的辯證關系;
2)反對兩種錯誤傾向:①只承認物質否認運動的形而上學觀點;②只承認運動否認物質的唯心主義觀點。
 
 
 
 
 
步驟三:
 
化解難點:
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
 
 
 
 
 
 
1、情境教學法
 
2、合作教學法
 
3、自主探究學習法、
 
 
 
1、(1)展示圖片“姑嫂塔、老君巖”;
2)設疑并引導學生討論:那些看起來屹立不動的建筑物,它們真的是不運動的嗎?
2、(1)展示圖片“劉德華”;
2)設疑并引導學生討論:人的一生從幼年到老年,是怎么體現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
3、請學生閱讀書本“歐布里德”情景,然后思考其中的問題?并快速閱讀相關鏈接
 
 
 
辨認
圖片、
閱讀、
思考、
討論、
釋疑
 
1、讓學生在本地文化中探究哲理,豐富其文化知識和文化修養,形成關注實際的習慣;
2、鍛煉學生的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正確認識世界的能力;
3、知識目標:
1)幫助學生掌握相對靜止的兩層含義。
(2)幫助學生掌握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辯證關系
(3)反對兩種錯誤的傾向:①只承認運動否認靜止的相對主義和詭辯論;②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的形而上學觀點。
 
 
 
 
 
 
 
 
 
 
 
 
 
 
步驟四:
 
突破重點二:運動是有規律的
 
 
 
 
 
 
 
 
 
 
 
 
1、情景教學法、
 
2、合作探究學習法
 
3、感悟學習法
 
 
 
 
 
 
 
 
 
 
 
1、(1)回到剛開始展示的“人類社會的運動、自然界的運動、人的認識運動”圖片;
(2)設疑并引導學生總結: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植物的生長規律、人認識運動的規律。
(3)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規律的普遍性
 
 
 
 
 
 
 
 
 
 
 
 
 
 
 
情感體驗、
思考、
討論、
釋疑
 
 
1、前后呼應,讓學生明確知識的聯系性;
2、鍛煉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系統理解的能力、綜合的能力;
3、知識目標:幫助學生掌握規律的含義和特點。理解規律的普遍性
 
2、(1)展示圖片:今非昔比的青海湖;
(2)設疑并引導學生思考、討論:青海湖今非昔比的原因。
1、感染學生的情緒,幫助學生樹立按客觀規律辦事的意識;
2、鍛煉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自覺按客觀規律辦事的能力;
3、知識目標:幫助學生明確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我們必須遵循客觀規律。
 
3、(1)讓學生展示課前收集來的人們人們認識和利用規律的事例如:三峽大壩的建成、胰島素合成、衛星上天等。讓學生舉例分析我們不按客觀規律辦事的表現,如:沙塵暴、洪水泛濫等。
(2)設疑并引導學生思考、討論:這些事例體現了什么哲學道理?
 
1、用學生自己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探究和求知欲,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樹立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信心和勇氣;
2、鍛煉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正確認識世界的能力和辯證地看問題的能力;
3、知識目標:
(1)幫助學生明確在規律的客觀性面前,人并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們可以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利用規律,造福人類。
(2)反對兩種錯誤傾向:①規律是不可認識的不可知論;②人在規律的客觀性面前無能為力的悲觀主義。
步驟五:
 
課堂小結:
 
知識小結、
 
練習鞏固
1、合作教學法,引導閱讀和使用現有資料
 
 
2、感悟學習法,試題精講
 
知識小結:內容見《新學案》
引導學生小結本框題知識
 
 
 
 
概括、
總結、
思考
分析、
釋疑
1、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感悟,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意識;
2、鍛煉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能力;
3、知識目標:幫助學生對本框題內容有個系統化認識。
練習鞏固:
展示高考題(從圍湖造田到退耕還湖的轉變,給我們什么哲學啟示?
并引導學生分析、解答練習題
1、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感悟,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意識;
2、鍛煉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3、知識目標:進一步鞏固課堂知識。

 四、板書設計

 一、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1.運動的含義

    2.物質與運動不可分

    3.靜止的含義

    4.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

 二、運動是有規律的

    1.規律的含義

    2.規律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

    3.利用規律造福人類

五、教學設計反思

通過教學把深奧的哲學道理具體化和形象化,培養了學生一定的理解、分析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但在課堂把握上有難度,時間分配應緊湊,并給與學生充分思考空間,這樣才能達到較好效果。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
  • 文武教師招聘網(m.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精品 | 一级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亚洲色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 三级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