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演唱組合》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初中音樂課本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班級演唱組合》.本單元教學內容較多,共安排了三課時進行教學.本課是第一課時,主要學習了解演唱組合,學唱組合成員能共同演唱的歌曲,為后兩節課的班級組合活動做準備.
2,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a 了解演唱組合的特點.
b通過學唱《青春舞曲》,《同一首歌》體會作品的歌曲風格.
能力目標: a 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所學歌曲.
b 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和歌曲表現
情感目標: 感受歌曲的情緒與風格,從中體會到青春易逝,珍惜光陰的人生道理.
3,教學重點:歌曲情緒的體驗和實踐
4,教學難點:合理安排教學時間,調控好教學活動,激發學生主動表現的意識.
5,教具準備:鋼琴,打擊樂器,多媒體課件
二,說學情
對于初中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音樂的基礎知識,但他們把握音樂的情緒和表現音樂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和提高.對于我所教的學生,特長生極少,對自己的表現力缺乏自信,因此,對學習音樂的興趣不夠濃厚,還缺乏一定的主動性,積極性.想要讓學生很好而又迅速的提高音樂素養,那必須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有了動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說教法
針對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引導法,談話法,討論法,聽唱法等.
四,說學法
從本課的教學目標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確定如下學法:整體感知法,視聽法,討論法,自主探究法,實踐法.
五,教學思路
本單元教學內容較多,共安排了三課時進行教學.本課時(第一課時)通過欣賞文藝晚會的節目片斷,了解演唱組合,并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從而積極主動的學唱歌曲.在學唱歌曲的過程,運用聽唱教學,討論啟發式的方法分析歌曲演唱風格,使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體會歌曲意境.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積極準備班級演唱組合 ,本課內容進行了拓展,老師帶動學生參與打擊樂伴奏,學跳新疆舞.另外,課堂設計了風格迥然不同的兩首歌曲,是為了體現動,靜結合的教學結構.最后本課用一句歌詞作為教學結束語,啟迪學生珍惜時間,珍愛生活,體現情感教學理念.
六,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師生相互問好.
復習音樂知識:演唱形式
(鞏固性原則)
新課教學
導入新課
欣賞高原紅,阿里郎等演唱組合演出片段(播放課件)
【設計思路】: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
學生討論:什么是演唱組合
老師小結:幾個人一組演唱,一般采用邊歌邊舞的形式,各具特色,充滿活力.
自由回答:說說你所熟悉的演唱組合及其具有的特色.
【設計思路】:以學生為主體,發散思維,討論探究.
老師小結(出示課件)
黑鴨子組合 八只眼組合——突出人聲的和聲效果
花 兒 樂 隊——渲染舞臺氣氛,歌曲活潑歡快
鳳凰傳奇組合 ——追求古典與時尚相結合
羽 泉 ——追求聲音的剛柔相濟
2. 班級演唱組合(板書)
a. 學唱《青春舞曲》
⑴ 聽賞《青春舞曲》(教師彈琴范唱)
⑵ 介紹歌曲及其作者王洛賓(出示課件)
《青春舞曲》是一首熱情洋溢的新疆民歌,節奏鮮明,富有動感,很適合邊歌邊舞的組合演唱.曲作者王洛賓是我國著名的音樂家,被譽為"西部歌王".
⑶ 聽唱法教學歌曲——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⑷ 訓練與表現
為歌曲打擊樂伴奏
請學生學跳新疆舞
【設計思路】:課內拓展,為下一課時演唱組合活動做準備
學唱《同一首歌》
【設計思路】:動靜結合的教學結構,進行情感滲透.
學生跟琴演唱歌曲
【設計思路】:學生自我評價,與原唱意境作對比,調動學生的情感表現.
欣賞MTV
根據歌曲演唱背景介紹歌曲及其演唱者(出示課件)
《同一首歌》主題積極,旋律流暢,穩健中帶著有力的節奏,感情真摯.歌詞贊美了共同走過的風雨歲月,更歌頌了歷經坎坷而迎來的陽光燦爛的歡樂深刻.
(4) 有感情地演唱《同一首歌》
三.課堂小結:時間似光陰流水,正如歌詞中寫到美麗的小鳥一去無蹤影,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復返,希望同學們今后更加珍惜時間,不要虛度光陰.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全面貫徹落實新課標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
段及各種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但在教學過程中也有不足之處:
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較多,缺少一定的學生自我評價.
在訓練與表現這一環節中,由于時間緊張,學生自我表現不夠充分,應再多一些老師與學生的鼓勵,豎立自信心表現自我.時間可延續.
課堂教學結束環節可根據時間靈活處理,不應拖堂(如提前結束教學可在音樂再次欣賞中等待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