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說課稿 >> 化學說課稿 >> 內容

高中化學說課稿:原人教版第一冊第二章《鈉的化合物》優秀說課稿模板

時間:2012-9-22 14:18:57 點擊:

原人教版第一冊第二章堿金屬

第二節鈉的化合物

說課稿

王玲

廣西梧州高級中學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鈉的化合物屬元素化合物知識,是本章的重點。通過對本節的學習,不僅可以加深和鞏固上一節的知識,并為下一節堿金屬的學習奠定基礎,故本節教材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鈉的化合物中,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又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故學好本節內容還有著重要的實際指導應用意義。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的具體內容和具體學情,本節課共分為兩課時。

第一課時:過氧化鈉的性質;

第二課時: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鑒別方法。

以下我所說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過氧化鈉的性質并能夠熟練的運用。通過對過氧化鈉用途的學習來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Na2O2與H2O、CO2的反應作為引領學生探究未知領域的手段。

通過教學設計,授以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對比法、實驗探究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在較自由的互動式、探究式的學習氛圍中,通過親身體驗獲得實驗結果的過程培養學生形成勇于探究、善于質疑的精神以及科學求真的價值觀。

3.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過氧化鈉的性質

(2)教學難點:過氧化鈉與水、二氧化碳反應。

二、說學情

1.知識儲備:在初中階段,學生已學過燃燒的三要素,通過上節對金屬鈉的學習,學生也普遍具有了研究的熱情。

2.學生特點:高一學生的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均有限,雖對探究性實驗感興趣,但卻不一定能夠積極地主動地去觀察、思考和探索本質。故:本節課中,我將多設疑、多激疑引導,讓學生都能動起手來,把實驗作為探究未知領域的手段。

三、說教法

我的理念:建構主義理論鋪開課堂,由舊知引入新知,認知沖突或疑惑激發興趣。

1.本節采用:“互動式”、“啟發—探討式”的實驗引導分析的方法。

2.實驗方面:演示實驗改為學生演示、學生兩人分組實驗。

3.多媒體輔助教學、學案導學。

宗旨:將課堂還給學生。

四、說學法

1.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現象→提出猜想→分析本質→驗證假設→得出結論。

2.引導學生掌握實驗探究、對比討論的方法。

3.引導學生學會由Na2O2的性質,分析用途。

五、說教學過程

一共分為四個階段,引入探究階段、總結歸納階段、練習強化階段及課后鞏固階段。

【引入階段】

創設情境引入:首先展示古今取火之文明,引生入境。

依據情景設疑:“為什么能夠著火?”喚醒學生舊知識中關于燃燒三要素的認識,并以此展開后續教學。

情景化設疑:如果我們有了燃燒三要素之一:可燃物棉花,又該怎樣去生火呢?學生發展思維。從而引出吹氣是否能夠生火?

對比實驗驗證猜想:未經處理的棉花,怎么吹,都不著火,加點固體物質,再吹,通過現象“生火”,從而引出吹氣能讓棉花著火的神奇物質:過氧化鈉及其物理性質。

【探究階段】

新疑問:有了過氧化鈉,吹氣是否就能夠生火呢?

引導分析:如何符合燃燒的三要素。

設計意圖:通過對著火點的分析,引出必定為人呼出的氣體與Na2O2作用生火。

新疑問:人呼出的氣體有CO2、H2O、O2、N2,到底是誰的作用呢?

學生討論引出:空氣中也有大量的N2、O2,如果把包裹有Na2O2的棉花露置在空氣中,不能生火,從而引出生火的原因應是CO2、H2O與Na2O2作用生火。

過渡:但是,CO2、H2O不是常見的滅火材料嗎?又如何去生火呢?

實驗驗證解決懸疑1:探究CO2與Na2O2作用是否能夠生火。

學生演示實驗一:向集滿CO2的集氣瓶中投入包裹有Na2O2的棉花。

結論:CO2與Na2O2作用能夠生火,符合燃燒的三要素。

引導分析:如何符合燃燒的三要素。

設計意圖:通過三要素O2的分析,推出Na2O2與CO2反應的產物有O2,繼而分析得出產物Na2CO3;通過對著火點的分析,推出這個反應中能量的變化。

過渡:CO2能夠生火,水不是能滅火嗎?它在中間又起到怎樣的作用呢?從而引入到對水的探討。

實驗驗證解決懸疑2:探究H2O與Na2O2作用是否能夠生火。

學生演示實驗二:滴水生火

結論:H2O與Na2O2作用能夠生火,符合燃燒的三要素。

引導分析:如何符合燃燒的三要素。

設計意圖:通過對燃燒三要素O2的分析,推出Na2O2與H2O反應的可能產物有O2,繼而分析得可能產物NaOH;通過對著火點的分析,推出這個反應中能量的變化。

過渡:是否真是這樣呢?

學生分組實驗:探究Na2O2與H2O的反應

學生根據現有儀器設計實驗方案,師生互動討論出最優方案后,進行實驗探究驗證猜想。同時,以實驗報告引導學生觀察現象,并由觀察到的現象去分析產生現象的原因。能夠將實驗與理論相結合。

本節課中,我是一步一個臺階的由舊知:燃燒的三要素、CO2、H2O能滅火引出新知Na2O2與H2O、CO2的反應,從而達到攻克難點。

【總結歸納】

學生自主總結完成對Na2O2知識的整理。

以一首小詩來完成對Na2O2知識的高度概括,并激發學生研究化學的興趣。

小詩

過氧化鈉色淡黃,與水反應可生氧;

強氧化性能漂白,酚酞先紅后退場;

二氧化碳也反應,密封保存記心上;

防毒面具里供氧,航天潛水受贊揚!

【練習強化】

設置了不同難度的習題,以基礎的實驗現象,提升至雙線橋法表示電子的轉移。

1.向滴有酚酞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過氧化鈉粉末,振蕩,可觀察到的現象為()

A.溶液仍為無色

B.溶液最終為紅色

C.有氣泡產生,溶液最終為紅色

D.有氣泡產生,溶液先變紅色最終為無色

2.用雙線橋法表示Na2O2與CO2反應中電子的轉移,求出被氧化和被還原的原子個數之比。

【課后鞏固】

1.查閱資料完成科普小論文:我的Na2O2更精彩

2.設置課后習題鞏固知識。

課本:P31頁一、填空題:1二、選擇題:1.2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見證過神奇的吹氣能讓棉花著火,必然對Na2O2有著濃厚的興趣,順勢指導學生查閱資料完成科普小論文,比拼“誰的Na2O2更精彩”。

在這里,將學習由課堂延伸到了課外,由學校延伸到生產與生活。

六、說板書設計

展現Na2O2的物理、化學性質及其用途。

以副板書展現:如何通過燃燒的三要素來推知Na2O2與H2O、CO2的反應。

【我的創新點】

1.舊知→新知;符合建構主義理論

2.設置思維臺階,步步激活思維。

3.顛覆了原教材的編排順序,體現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4.富有特色的課后作業。

以上就是今天我所說課的內容,謝謝各位專家評委的蒞臨指導。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
  • 文武教師招聘網(m.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簧片在线 | 色综合久久丁香婷婷 | 日韩精品中文天天射 | 亚洲成成熟女人专区 | 亚洲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二站 |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