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師招聘試題 >> 政治教師招聘試題 >> 內容

2012年高中政治教師招聘考試專業知識考點歸納二

時間:2012-9-10 10:10:50 點擊:

2012年高中政治教師招聘考試專業知識考點歸納(2)

23、企業是市場最重要的主體

原理內容: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是市場最重要的主體。企業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①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細胞,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直接關系著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②企業是社會生產和流通的直接承擔者。③企業是推動社會經濟技術進步的主要力量。

知識運用:區分不同的市場主體;理解企業國民經濟的細胞等觀點。

24、公司是企業的重要組織形式

原理內容:公司是依法設立的,由法定數額的股東所組成,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我國法定的公司形式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的組織機構為股東大會、董事會及總經理。知識運用:對國有企業實行公司制改造。

25、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原理內容: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國民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依靠加強管理、提高科技水平、優化經濟結構、發展規模經濟來提高經濟效益。

知識運用:構建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推動新型工業化。

26、正確處理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

原理內容:企業在提高經濟效益的過程中必須兼顧社會和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得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因此必須依法經營、保護環境、依法納稅、搞正當競爭。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對立統一的關系,是目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利益的關系。知識運用:黃山風景區管理部門堅持對黃山重要風景點實行輪休制。建設與保護并重。

27、企業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和出發點

原理內容: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企業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才能增強綜合國力,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知識運用:搞活國有大中型企業不僅是個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個個重大的政治問題。

28、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原理內容: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國有企業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經營狀況,直接關系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對于壯大國有經濟,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搞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知識運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意義重大。

29、如何搞活國有大中型企業

原理內容:從全國來看,搞活國有企業必須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實行兩個根本性轉變;就企業來說,國企必須有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政企分開、面向市場組織生產、依靠科技、加強管理、提高產品質量等。

知識運用: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行股份制改造。

30、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原理內容: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在:農業是國民經濟中最基本的物質生產部門。農業是人類社會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農業是工業等其他物質生產部門與一切非物質生產部門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農業是支撐整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與進步的保障。知識運用:“三農”問題是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31、發展兩高一優農業

原理內容:面對我國農業發展的嚴峻形勢,要徹底改變我國農業基礎薄弱的現狀,必須走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道路。①靠政策。即穩定和完善黨在農村的各項基本政策。②靠科技。③靠投入。④靠產業化經營。⑤靠發展鄉鎮企業。⑥靠經濟結構調整和提高城鎮化水平。知識運用: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32、企業必須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增強企業信譽

原理內容: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對企業的生存競爭至關重要。尤其是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的今天,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更顯得重要。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重要因素。知識運用:海爾品牌,名揚天下;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實行各牌戰略。

33、企業的兼并與破產

原理內容:企業的兼并與破產是一種經濟現象,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接受優勝劣汰的有效形式,是我國進行改革的必然結果,是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鼓勵兼并,規范破產,不斷完善兼并和破產制度,對于我國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知識運用:關于國有企業兼并與破產。

34、提高企業經營者素質

原理內容:企業經營者素質。企業經營者既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又要具有經營的專業知識,才干和能力(業務素質)。知識運用:實行人才強國戰略。企業要加強管理。

35、優化產業結構

原理內容:目前我國農業基礎薄弱,工業素質不高,第三產業發發展滯后。因此,要大力加強第一產業,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的首位;調整提高第二產業,繼續加強基礎工業,大力振興支柱產業,提高工業整體素質,并且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發展第三產業,重點發展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行業。

知識運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發展。

36、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

原理內容: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任何權利的實現總是以義務的履行為條件。沒有權利就無所謂義務,沒有義務也就沒有權利。只有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才能充分體現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

知識運用:企業應按時支付民工的工資,民工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

37、訂立勞動合同的原則和意義

原理內容: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勞動關系并確立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協議。簽訂勞動合同,必須遵守“平等自愿”這一訂立勞動合同的核心原則,“協商一致”的原則及“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是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可以促進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增強勞動者的競爭意識,促進勞動者自身素質的提高;調動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是維護勞動者權利和義務,體現勞動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知識運用:個別企業與民工訂立“生死合同”,這是無效合同。民工要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必須提高自身法律意識。

38、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原理內容:我國新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企業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必要條件;是增強企業活力的客觀要求;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安定的可靠性保證。

知識運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社會保障體制。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
  • 文武教師招聘網(m.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20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网站 | 中日高清字幕一区二区版在线观看 | 日本亚洲一本线播放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l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宝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