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皖系
(156)奉系
(157)新文化運動
(158)《青年雜志》
(159)新文化運動的口號
(160)五四運動
(161)共產主義小組
(162)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63)陳獨秀
(164)中共三大
(165)國民黨“一大”
(166)新三民主義
(167)北伐戰爭
(168)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69)汪精衛“七一五”反共政變
(170)南昌起義
(171)八七會議
(172)秋收起義
(173)井岡山根據地
(174)蘇維埃共和國
(175)長征
(176)“九•一八”事變
(177)“偽滿洲國”
(178)西安事變
(179)“七七事變”
(180)八路軍
(181)新四軍
(182)葉挺、皖南事變
(183)平型關大捷
(184)南京大屠殺
(185)重慶談判;《雙十協定》
(186)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187)國民黨統治覆滅
(188)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8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190)抗美援朝戰爭
(191)鎮壓反革命
(192)《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3)三大改造
(194)“一五”計劃
(195)中共八大
(196)《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
(197)《五一六通知》
(198)“九一三”事件
(199)尼克松訪華
(200)《中美聯合公報》
(201)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
(202)毛澤東三個世界劃分理論
(203)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204)唐山大地震
(205)“”
(206)粉碎“四人邦”
(207)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
(208)中共十二大
(209)香港回歸祖國;澳門回歸祖國
(210)汶川大地震
(211)第二十九屆奧運會
(212)兩岸“三通”
理解部分
(1)西周禮樂制度和宗法制度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2)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休養生息政策
(3)造紙術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4)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北方民族大融合
(5)“貞觀之治”局面的出現;“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
(6)元朝行省制度對后世的影響
(7)明朝中央集權統治的加強
(8)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9)太平天國和歷代農民起義的異同
(10)洋務運動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
(11)《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12)維新時代的思想文化對后世的影響
(13)《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14)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三民主義的主要內容
(15)新文化運動的歷史地位
(16)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7)第一次國共合作形成及意義
(18)南昌起義的影響
(19)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意義;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2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
(21)社會主義社會建立初期國內主要矛盾
(22)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意義;鄧小平“一國兩治”
第四章 世界歷史基本常識
1.考核知識點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現當代史
2.考核要求
識記部分
(1)世界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埃及
(2)四大文明古國
(3)古巴比倫王國
(4)居魯士、大流士、雅利安人、阿育王
(5)印度“種姓”制度、阿拉伯數字、邁錫尼文明
(6)《伊利亞特》、《奧德賽》
(7)議事會、人民大會
(8)斯巴達國家、雅典國家、亞歷山大帝國
(9)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畢達哥拉斯、阿那克薩哥拉、阿基米德、阿里斯托庫、厄拉托斯提尼、屋大維
(10)斯巴達克起義
(11)基督教
(12)西羅馬帝國滅亡、羅馬法
(13)阿庇亞大道
(14)克洛維、查理曼、“神圣羅馬帝國”、英吉利王國
(15)日本統一、“大化革新”
(16)穆罕默德、伊斯蘭教、《古蘭經》
(17)拉齊斯、《醫典》、穆罕默德•伊本•穆薩、奧斯曼
(18)十字軍東征
(19)文藝復興
(20)圈地運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導火線、克倫威爾獨裁統治、光榮革命、《權力法案》、君主立憲制
(21)英國工業革命前提條件、瓦特、富爾敦、史蒂芬孫
(22)美國獨立戰爭原因、來克星頓槍聲、喬治•華盛頓、《獨立宣言》、美利堅合眾國獨立、美國內戰、林肯、《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23)法國三個等級、三級會議、《人權宣言》、霧月政變、七月革命
(24)莫斯科公國、伊凡四世擴張、亞歷山大二世改革、沙皇俄國擴張
(25)共產主義者同盟、《共產黨宣言》、第一國際、巴黎公社
(26)明治維新的內容、明治維新的影響
(27)俾斯麥、威廉一世統一、加富爾、加里波第
(28)薩拉熱窩事件、凡爾登戰役、彼得格勒起義
(29)十月革命
(30)《凡爾賽和約》
(31)共產國際
(32)第一次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33)新經濟政策、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34)第二次世界大戰、《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斯大林格勒戰役、太平洋戰爭、世界反法西斯聯盟
(35)開羅會議、《開羅宣言》、德黑蘭會議、諾曼底登陸、雅爾塔會議、波斯坦會議、《波斯坦公告》、德國投降、日本投降
(36)聯合國
(37)《北大西洋公約》、《華沙條約》、美蘇爭霸
(38)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39)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
(40)亞洲金融風暴
(41)美國“9•11”事件
(42)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
理解部分
(1)古希臘羅馬的文化影響
(2)伊斯蘭教的影響
(3)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
(4)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
(5)英國工業革命的影響
(6)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
(7)法國革命的意義
(8)《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意義
(9)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
(10)海灣戰爭的影響;美國“9•11”事件的影響
第五章 寫作
1.考核知識點
常見公文(通知與通報、決定與批復、請示與報告、函與會議紀要)
學術論文
教師教案
2.考核要求
識記部分
(1)通知的概念
(2)通知的特點
(3)通知的文體結構
(4)通報的概念
(5)通報的特點
(6)通報的文體結構
(7)決定的概念
(8)決定的特點
(9)決定的文體結構
(10)批復的概念
(11)批復的特點
(12)批復的文體結構
(13)請示的概念
(14)請示的特點
(15)請示的文體結構
(16)報告的概念
(17)報告的特點
(18)報告的文體結構
(19)函的概念
(20)函的特點
(21)函的文體結構
(22)會議紀要的概念
(23)會議紀要的特點
(24)會議紀要的文體結構
(25)學術論文的涵義
(26)學術論文的特點
(27)學術論文的基本格式
(28)學術論文的結構
(29)教案的涵義
(30)教案的作用
(31)教案的編寫原則
(32)教案的編寫內容
理解部分
(1)通知與通報特點異同
(2)通知與通報文體結構異同
(3)決定與批復的文體結構區別
(4)批復的撰寫要求
(5)比較請示與報告文體結構區別
(6)報告的種類:工作報告、總結報告、調查報告
(7)比較函與會議紀要的文體結構異同
(8)學術論文的特點:學術性、科學性、理論性、獨創性、規范性、易
讀性
(9)學術論文的分類標準:按研究的學科、按研究的內容、按寫作目的
(10)論文前置部分內容:題目、署名、摘要、關鍵詞
(11)論文主體部分:引言、正文、結論、引文、注釋、參考文獻
(12)論文的邏輯結構:開頭、中間、結尾
(13)論文的基本邏輯形式:序論、本論、結論
(14)論文開頭可出現的四種不同側重點
(15)論文結尾的可出現的四種不聽側重點
(16)論文段落要求
(17)論文層次強化的方法
(18)教案與教學活動的關系
(19)教案編寫應遵循的原則:科學性、創新性、差異性、藝術性、操作性、
變化性
(20)教案編寫的步驟
第四編 自然科技常識與環境保護
第一章 自然與高科技常識
1.考核知識點
天文地理
生物化學
數學物理
計算機與智能技術
信息與通信技術
生命科學與能源科學技術
新材料科學與先進制造技術
現代交通與航空航天技術
科技豐碑人物
2.考核要求
識記部分
(1)熱帶氣旋的概念
(2)沙塵暴的概念
(3)寒潮的含義
(4)大氣壓的含義
(5)泥石流的概念
(6)洪水的概念
(7)火山的含義
(8)地震的含義、地震的類型及劃分標準
(9)海嘯的含義
(10)能源的概念
(11)太陽能的含義
(12)微生物、細菌的概念
(13)新陳代謝、同化作用、異化作用的含義
(14)食物鏈的含義
(15)化學變化的定義
(16)化合物的定義、分類
(17)有機化合物的定義
(18)無機化合物的定義
(19)糖類的定義
(20)糖類主要代表物質:葡萄糖、蔗糖、淀粉、纖維素
(21)蛋白質的定義、蛋白質的變性反應
(22)石油的基本組成
(23)酸的定義
(24)堿的定義
(25)鹽的定義
(26)電解質的定義
(27)鹽類的水解
(28)溶解度的定義
(29)勾股定理的內容
(30)平均數的含義
(31)算術的含義
(32)最優化問題
(33)物理學:物理學研究對象;物理變化;能量守恒定律;國際單位制
(34)力學:力學的研究對象;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效果
(35)電學:電荷間的相互作用;電流;電壓;電阻;生活用電
(36)電磁學:磁極間的相互作用;電磁感應現象
(37)光學:紫外線;紅外線
(38)軟件、程序、文檔概念
(39)計算機病毒定義、分類
(40)防火墻定義
(41)局域網的定義、功能及組成
(42)因特網定義及特點
(43)萬維網(WWW)概念
(44)互聯網概念
(45)電子商務的定義、特征
(46)電子貨幣的定義、特點
(47)電子政務的定義
(48)智能機器人的定義及作用
(49)智慧家居的定義
(50)智慧大廈的定義、組成
(51)數字水印的定義、特點
(52)數字指紋的定義、作用
(53)藍牙技術的定義、特點
(54)IP電話的定義、特點
(55)全球定位系統的作用、主要組成部分
(56)基因和基因組的概念
(57)染色體的含義
(58)轉基因食品、干細胞的概念
(59)基因工程、試管嬰兒、生物克隆技術的含義及其研究進展
(60)生物科學的進展,如生物的遺傳基因規律、DNA的雙螺旋結構、克隆羊等
(61)能源的概念
(62)太陽能的含義
(63)材料:材料分類;新材料及其特點
(64)納米:納米及納米技術;納米材料
(65)激光加工及特點;激光存儲技術及特點
(66)高速公路的定義、分級
(67)高速鐵路的定義
(68)高速列車的定義
(69)動車組的定義、組成
(70)通用飛機的定義、用途
(71)大飛機的的定義
(72)人造地球衛星的定義、可進行人造地球衛星發射的國家
(73)宇宙飛船的定義
(74)畢升的主要發明
(75)蔡倫的主要發明
(76)李時珍的主要著作
(77)華羅庚的主要研究領域
(78)李四光創立的地質力學的重要意義
(79)祖沖之在數學上的主要貢獻
(80)愛迪生的主要發明
(81)伏特的主要發明
(82)法拉第的主要發現
(83)歐幾里得的主要著作
(84)阿基米德的主要著作
(85)哥白尼的科學貢獻
(86)伽利略科學實驗的意義
理解部分
(1)龍卷風的特點
(2)龍卷風與熱帶氣旋的區別
(3)寒潮的形成
(4)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區別
(5)季風氣候與大陸性氣候的區別
(6)地球的形成,地球大氣的組成,地球的運動方式及其地理意義
(7)泥石流的特征,我國泥石流的分布
(8)洪水對人類的影響
(9)火山噴發的影響,地球上的兩個最大的火山活動帶
(10)海嘯的危害
(11)生物與細菌的基本特性,生物界組成,微生物的存在,細菌的應用
(12)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的區別
(13)食物鏈的組成
(14)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主要以糖類、淀粉、蛋白質為主)及其功能
(15)化學變化的判斷
(16)淀粉的產生、主要功能及其在常見主要糧食作物中的含量
(17)蛋白質的存在、生命作用;
(18)石油性狀(物理、化學性質),石油的形成
(19)酸的基本性質;堿的基本性質
(20)理解酸、堿、鹽三者的相互聯系
(21)強電解質、弱電解質;食鹽的組成
(22)影響溶解度的主要因素;
(23)氣體溶解度與固體溶解度的區別
(24)糖類物質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25)蛋白質變性反應的應用(高溫滅菌,牛奶解重金屬離子中毒等)
(26)理解作為戰略資源,石油的在化工、能源、醫藥等方面的重要用途
(27)溶液pH值---氫離子濃度的表示方法及其簡單計算
(28)電離方程式
(29)強酸、弱酸及強堿、弱堿的判斷
(30)中和反應的含義及其實質
(31)離子反應方程式
(32)可溶性鹽溶液的導電性原理
(33)溶質、溶劑、溶液、懸濁液、膠體、飽和溶液的含義
(34)有關溶解度的基本計算(溶質的質量分數、物質的量濃度)
(35)從海水中提純食鹽的基本原理
(36)代數與算術的區別
(37)平面幾何以及平面幾何的基本公理
(38)立體幾何以及立體幾何的基本公理
(39)解析幾何以及創立解析幾何的意義
(40)力學:物體的平衡;物體運動與所受力的關系;萬有引力定律
(41)電學:電路及其連接;歐姆定律;電功;電功率
(42)光學: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
(43)軟件的作用
(44)文檔的作用
(45)計算機病毒傳播方式、危害性
(46)防火墻的作用、對信息安全監視和防衛所用的基本方法
(47)互聯網、因特網、萬維網三者的關系
(48)電子商務的分類
(49)電子政務的作用
(50)智能機器人的三大要素
(51)數字水印的作用
(52)IP電話的簡單工作原理
(53)DNA的結構與功能
(54)基因和染色體的組成特點及區別
(55)人類染色體的組型及人類基因組的組成
(56)DNA重組技術及克隆技術的應用
(57)干細胞的類型及其區別
(58)能源的分類
(59)太陽能的直接利用方式及基本原理,太陽能的間接利用方式及基本原理,我國風力發電的開發利用條件
(60)地熱能的特點、形成、分布,我國地熱資源的特點
(61)氫能
(62)高速鐵路的時速要求
(63)高速列車的發展
(64)中國動車的發展
(65)中國通用飛機的發展
(66)大飛機的發展
(67)應用衛星的作用
(68)宇宙飛船的構型
(69)錢學森對我國航天事業的主要貢獻
(70)袁隆平 主要從事的工作及他的工作意義
(71)王選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意義
(72)牛頓對科學的主要貢獻以及他的著作對物理學的重大意義
(73)愛因斯坦及建立相對論的意義
(74)富蘭克林的主要發現和主要發明
第二章 環境保護
1.考核知識點
環境與環境問題
環境保護
2.考核要求
識記部分
(1)環境的概念、環境的分類
(2)生態系統的概念
(3)生態系統平衡的含義
(4)生物圈的含義
(5)生物多樣性的含義
(6)瀕危物種的含義
(7)草原的含義
(8)臭氧與臭氧層的含義及其變化
(9)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噪聲污染、電磁輻射污染、光污染等的含義及成因
(10)水土流失的含義及成因
(11)溫室效應的含義及成因
(12)地球變暖的原因
(13)酸雨的含義及成因
(14)土地荒漠化的含義及成因
(15)綠色消費的含義和特征
(16)綠色食品的含義及標識
(17)清潔生產的定義
(18)世界環境日
理解部分
(1)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區別
(2)生態系統的組成及分類,生態系統的功能
(3)生態系統平衡的特點,影響生態系統平衡的因素
(4)森林,森林生物群落的特點、作用,地球森林植被發展狀況
(5)生物圈的組成、特點,生物圈存在的基本條件,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6)生態系統多樣性及其保護意義
(7)瀕危物種的保護意義及保護途徑
(8)世界草原的分布及利用狀況
(9)草原與草甸的區別
(10)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11)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四種負效應及其原因
(12)人與生物圈計劃的含義及實施
(13)生物圈保護區的概念及特點
(14)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的主要內容
(15)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及相關文件
第五編 事業單位概況和陜西省省情
第一章 事業單位概況
1.考核知識點
事業單位的概念、特點和作用
我國事業單位改革概況
事業單位改革的意義與目的以及改革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
事業單位聘用制度
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制度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核制度
2.考核要求
識記部分
(1)事業單位的概念;事業單位的功能特征和活動特征
(2)我國事業單位改革概況(尤其注意教育事業單位改革);事業單位改革的基本原則
(3)事業單位聘用制度的概念;解聘辭聘制度的概念;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制度的概念;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的原則和類別;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核的內容、考核等次和考核標準
理解部分
(1)事業單位的作用:物質文明建設的基礎,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力量,生產發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
(2)事業單位改革的意義和目的;衡量事業單位改革成敗的標準
(3)事業單位改革的主要內容: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事業單位社會保障體系
(4)事業單位全面推行聘用制度的意義;解聘與辭聘的區別;事業單位建立選人用人實行公開招聘和考試制度的意義
(5)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核目的、方法、程序和考核結果的使用
第二章 陜西省省情
1.考核知識點
陜西省自然概況
陜西省工業和農業、交通、人口與民族
陜西歷史文化的發展
陜西行政區劃的歷史演變
當前陜西省行政區劃
陜西現代文學藝術
陜西省十市一區的自然概況、歷史發展與經濟狀況
陜西省十市一區的自然資源與旅游資源
陜西省十市一區的行政區劃與人口、交通
陜西省中小學學校的概況
陜西省“兩基”攻堅任務完成情況
陜西省中小學學校素質教育與課程改革百縣行活動
陜西開展“教育強縣(市、區)”活動
陜西實施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措施
陜西省“兩基”攻堅任務完成情況
2.考核要求
識記部分
(1)陜西省地理位置;陜西省地形地貌;陜西省主要山脈與河流
(2)陜西省氣候特征;陜西省環境狀況;陜西省自然資源與旅游資源
(3)陜西省的工業與農業;陜西省的交通、人口與民族
(4)陜、秦、三秦稱謂的由來;陜西歷史文化的發展線索;陜西行政區劃的歷史演變;當前陜西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所在地
(5)陜西省中小學學校的概況;陜西省“兩基”攻堅任務完成情況
理解部分
(1)陜西是中華文明發祥地;陜西自古帝王都;陜西是天然歷史博物館;陜西是革命的圣地;陜西文化積淀深厚;陜西的特色鮮明民俗文化;陜西民間藝術的內容與特點
(2)陜西省十市一區的自然概況、歷史發展與經濟概況;十市一區的自然資源與旅游資源;陜西省十市一區的行政區劃與人口、交通
(3)陜西省中小學學校素質教育與課程改革百縣行活動;陜西開展“教育強縣(市、區)”活動;陜西實施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措施
三、推薦學習的教材
陜西省公開招聘教師專用教材編寫組《陜西省公開招聘教師基礎知識專用教材—綜合知識(2012版)》西北大學出版社,2012年。
專業科目:
陜西省中小學、幼兒園統一公開招聘新任教師中學段“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
陜西省中小學、幼兒園統一公開招聘新任教師小學段“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
陜西省中小學、幼兒園統一公開招聘新任教師幼教段“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
綜合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