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師招聘試題 >> 地理教師招聘試題 >> 內容

高中地理教師招聘考試復習要點總結(3)

時間:2011-8-26 17:16:44 點擊:

  核心提示:必修模塊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體系統的級別:總星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①穩定的太陽光照條件②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③因為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平均氣溫為15度)④因為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地球能吸引大氣...
4、其他農業地域類型


地域類型

分布地區

形成原因

主要特點


遷移農業

某些原始部落地區

生產力水平低,“刀耕火種”

影響生物多樣化;氣候惡化


乳畜業

發達國家,我國大城市周圍等

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經濟發達,人口集中,對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機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響大;

集約化程度高等。

 

三、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對生物的影響:①開墾耕地、砍伐森林等;②人工培育良種;③過渡放牧導致草場破壞,出現荒漠化;④施用農藥會使農產品遭到污染,導致農產品質量下降。

2、對土壤的影響:①大水漫灌導致土壤鹽漬化;②長期施用化肥會使土壤板結,變酸變硬。

3、對氣候的影響:砍伐森林與植樹造林、修建水庫與引水灌溉都改變了下墊面性質,改變了大氣的熱源和水源條件。

4、對水文特征的影響:①修建水庫和引水灌溉:改變了河流徑流的流量過程;

②開墾梯田、砍伐森林、植樹造林:影響河流含沙量。

四、工業區位因素

1、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礦產、土地、水源、氣候等。

(2)經濟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屬冶煉、重化工基地)、市場——節省運費。

(3)勞力和技術: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工業,工資在產品成本中的比例較高(勞動密集型工業),工廠要布局在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技術密集型工業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方。

(4)工農業基礎和協作條件:包括生產協作和社會協作

(5)環境:工業布局要注意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①風向 ②水源 ③離城市距離

2、工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1)原料地對工廠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對工廠區位的影響在逐漸加強。原因:工業所用的原料范圍越來越廣,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

(2)交通運輸:沿海沿江的港口、鐵路樞紐、高速公路沿線地區,對工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交通運輸已相當完善,交通運輸不再成為他們考慮的主要因素);

(3)信息通信網絡的通達性作為工業區位因素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4)勞動力素質的影響逐漸增強。

3、工業區位指向類型
工業類型

工業特點

區位選擇原則

主要工業部門(舉例)


原料指向型

原料不便長距離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高

接近原料產地

采掘工業、制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等


動力指向型

需消耗大量能源

接近能源基地

有色金屬冶煉廠


市場指向型

產品不便遠距離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高

接近產品的消費市場

瓶裝飲料業、家具制造業、印刷、石油加工業等


勞動力指向型

需投入大量勞動力

接近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地區

普通的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制鞋工業等


技術指向型

技術要求高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

集成電路、精密儀器等

 

 

五、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集聚和工業地域的形成

(1)導致集聚的主導因素: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廉價勞動力;資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① 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

② 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

③ 共同利用工業區的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

④ 有利于集中處理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2、工業分散和工業地域聯系

(1)工業分散的原因:為了充分發揮不同地方的區位優勢(如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尋找最佳區位)。

(2)工業分散的條件:① 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方便、快捷、廉價;

② 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和手段——世界的“同時性”。

六、傳統工業區

1、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傳統工業區多在豐富的煤、鐵資源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我國鞍鋼發展的條件:煤鐵資源豐富、交通便利

★我國寶鋼發展條件:交通便利、市場廣闊(鐵礦石主要從澳大利亞、印度等國進口)

2、存在的問題:① 以重工業為主,生產結構單一;

② 原料、能源消耗量大,運輸量大,經濟效益下滑;

③ 環境污染嚴重等。

3、解決措施(以德國魯爾區為例)

(1)調整經濟結構: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改造煤炭和鋼鐵工業,促進經濟結構多樣化

(2)發展科技:發展科技,促進旅游,繁榮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

(3)優化環境:消除污染,植樹造林,美化環境

4、資源枯竭型城市(工業區)的轉型:對于資源枯竭型城市來說,城市的發展歷程和城市資源(無論是礦產、土地和人力資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條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點進行經濟轉型。如山西大同轉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游、煤炭的深加工和新興工業,河南平頂山的轉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發展鹽化工。

5、我國四大工業基地

 


特色

有利條件

不利條件


遼中南地區

重工業基地

煤鐵資源豐富,交通便利

水資源缺乏


京津唐地區

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豐富的鐵、石油、海鹽資源,便利的交通,靠近山西能源基地,統一的電網

水資源缺乏


滬寧杭地區

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交通便利;雄厚的技術力量;豐富的資源

常規能源資源缺乏


珠江三角洲地區

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靠近港澳,僑鄉,易吸引外資;經濟特區開發早,有技術和管理優勢;勞動力豐富

常規能源資源缺乏

 

七、新興工業區

1、主要新興工業區:美國“硅谷”、日本“硅島”等。

2、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科技發達、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和機場)、環境優美

 

八、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對大氣的影響:工業廢氣的任意排放造成大氣污染。

(1)全球氣候變暖:大量燃燒礦物燃料,大量砍伐森林,使大氣中CO2濃度升高

(2)酸雨:燃燒煤炭排出大量SO2所致。我國——硫酸型酸雨,發達國家——硝酸型酸雨

(3)臭氧層破壞:廠礦企業、家庭等使用冰箱、制冷設備等,排出大量氟氯烴。

(4)光化學煙霧:汽車尾氣排放出的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在紫外線的作用下,會發生光化學反應。

★ 治理思路: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量——

     ① 改善能源消費構成:開發利用水能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太陽能、核能等新能源。

②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進行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

③ 減少有害物質排放:綜合利用,清潔生產,達標排放,尋找替代品

2、水污染:工業廢水的任意排放造成水體污染——重金屬污染、水體的富營養化

3、固體廢棄物污染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分享到:
  • 文武教師招聘網(m.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久久精品视频 | 日本熟女A∨乱伦中出 | 久久免费视频第一页 | 亚洲中文不卡电影在线 | 日本中文乱码字幕在线网站 | 在线高清一级欧美精品 |